南宁宏博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 教师资格中教备考教育知识与能力 >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观题27个高频考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观题27个高频考点

2020-03-12 15:46:42 阅读:(南宁宏博教育


今天,小奇为大家准备了《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观题高频考点,~抓紧时间背起来咯!通过不在话下。


 

01

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02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及其作用

2.环境及作用

3.学校教育及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03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04

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

1.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

2.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

3.有过失败的考试经历;

4.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

 

05

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06

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07

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08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09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作业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11

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2

一堂好课的标准

1.目标明确;

2.重点突出;

3.内容正确;

4.方法得当;

5.表达清晰;

6.组织严密;

7.课堂气氛热烈。

 

13

班级授课制的评价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不足之处: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14

教师成长的途径

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素养。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

4.反思性教学。

 

15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6

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17

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

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3.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4.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

5.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18

影响遗忘的因素

1.时间因素的制约;

2.识记材料的重要性,或者识记者的态度;

3.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4.识记材料的学习程度;

5.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19

防止遗忘的方法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20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定势与功能固着;

2.问题情境;

3.原型启发;

4.已有知识经验;

5.情绪与动机。

 

21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发散思维训练;

2.头脑风暴训练。

 

22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23

需求层次论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需要。

 

24

气质类型与教育

我们克服气质偏见,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因材施教:

1.对多血质类型的学生,在严格其组织纪律的同时,对他们要热情,要“刚柔相济”。

2.对胆汁质类型的学生,在发展其热情、豪放、爽朗、勇敢和主动的个性品质的同时,要避免产生粗暴、任性、高傲等个性特点,要“以柔克刚”。

3.对粘液质类型的学生,要着重发展其诚恳待人、踏实顽强等品质,多给予参加活动的机会。

4.对抑郁质类型的学生,要着重发展敏感、机智、认真细致、有自尊心、和自信心等品质,要给予他们关怀、帮助、避免在公共场合指责。

 

25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1.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知识不等同真理,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

2.学习观: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的情境性。

3.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4.教学观: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

 

26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7

促进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