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宏博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 教师资格中教备考教育知识与能力 > 2014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九章

2014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九章

2014-04-04 14:32:00 阅读:(南宁宏博教育

第九章 德育

一、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德育具有①社会性。②历史性。③继承性。

(二)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

1、德育目标的概念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的总要求

3、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等能力。

4、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养成坚毅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对不良影响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等能力。

(四)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有:一、德育目标;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三、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同时还应考虑文化传统的作用。

根据1988年,1994年和1996年中共中央颁布的有关决定,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

3、道德教育

德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包括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情感、信念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4、心理健康教育

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辅导。

二、德育过程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联系来说,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而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个体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过程的实现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1、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对象,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德育内容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2、德育过程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和各要素、各部分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构成品德的知、情、意、行这几个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

①知,即道德认识;②情,即道德情感;③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④行,即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以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和表现出来并接受其检验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德育过程的基础。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

(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①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②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教师和同学。③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这“两化‘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

(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教育者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3)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1)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无止境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

(2)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三、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原则

1、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所以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积极向上。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要求发展。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我国的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二)德育的途径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这是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共青团活动;5、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三)德育的方法

1、德育方法的概念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

2、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

(1)说服法 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运用说服法要注意:①明确目的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

(2)榜样法 是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运用榜样法要注意:①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锻炼法 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运用锻炼法要注意:①坚持严格要求。②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③注意检查和坚持。

(4)陶冶法 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运用陶冶法要注意:①创设良好的情境。②与启发说服相结合。③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2)批评处分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表扬一般可分为赞许和表扬两种方式,赞许是教师对学生一般的好思想、好行为表示的称赞或欣赏,多以口头表示或点头、鼓掌等动作表示。奖励一般包括下述几种:颁发奖状、发给奖品,授予称号。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几种处分。

运用奖励与处分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公平、正确、合情合理。②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③注重宣传与教育。

四、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组合方式。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大体上说,认知模式重知,体谅模式重情,社会模仿模式重行。

(一)认知模式

这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由皮亚杰提出,美国的柯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1、理论假设

(1)道德发展论 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道德判断有内容与形式之别。后者反映个体的道德判断水平。

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2)道德教育论 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

道德教育奉行发展性原则。

根据发展性原则,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包括:

第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第二,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

第三,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

第四,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

第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

(1)道德两难问题及设计 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

(2)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 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可分为起始阶段和深入阶段,与之相应,教师的提问也可以分为“引入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

(3)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 有四种提问的策略:升华性问题、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澄清与总结、角色扮演问题与策略。

3、简要的评论

(1)认知模式的缺陷 一是太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对道德行动的研究,而后者对德育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二是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用;三是阶段理论有缺陷;四是完全排斥了道德习惯的作用。

(2)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启示在于:科尔伯格对道德判断发展六个阶段的界定未发合乎我们的国情,但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发展性原则在德育上还没有更多的研究和展开。我国学校在提高学生道德思维能力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体谅模式

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型形成于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

1、理论假设

(1)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

(2)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3)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

(4)教育即学会关心。

2、围绕人际一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

(1)设身处地;(2)证明规则;(3)付诸行动。

3、简要的评论

(1)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 一,对于青少年学生的需要和特点的描述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可关于道德感染、道德表率、观察学习和社会模仿的观点又有明显的行为主义倾向。二,关于青少年期是人生“社会试验期”的假设,暗示《生命线丛书》只适用于中学德育学,这套教材本来也是为中学设计的。实践证明,它也十分适合于小学德育。

(2)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第一,总的教育目的应当分解成层层推进的目标体系;从培养学生对他人需要、目的、利益的敏感性,到培养较为丰富的人际意识,直到培养比人际意识更为复杂的社会意识。

第二,目标体系应当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内容逼真的、包含人际一社会问题情境的教材体现出来。

第三,应当与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使用,大量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教学方法。

(三)社会模仿模式

美国的班杜拉创立的。

1、理论假设 该理论主张用替代性学习概念,建立了观察学习的理论体系来说明个体对刺激的反应和对行为体系的建构。认为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2、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

(1)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

(2)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

(3)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

(4)榜样对品德的作用

(5)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

3、简要的评论

(1)社会模仿模式在理论的上缺陷 理论拼凑的痕迹还很明显,许多观点尚缺乏进一步的论证,一些实验的信度也尚存疑问;在德育实验中缺乏具体的教育策略,很难在学校德育中实施。

(2)社会模仿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发展改革的启示 特色:在吸收其他学派的基础上,发展了行为主义,使之以人的道德行为作出更合理的阐释,对德育工作有很大意义,系统论述了示范榜样对道德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及影响道德行为的各种行为和途径;自我评价具体阐述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建立认知调节机制的基本过程,把环境的示范和个体的发展与认知调节机制的互动表现出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借鉴的地方在于:对我们加强道德知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有较大启迪作用,强调自我效能感,注重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强化。

在线客服

微信

点我咨询

联系电话

07713841216